专业编码:1305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产品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产品设计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能胜任产品造型、玩具、礼品、旅游工艺礼品等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对学生的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
3.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
4.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至少通过一至两项与专业相关职业考级资格认证。
(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
1具备良好的设计造型能力,能较为熟练掌握各种造型技法和运用手法。
2.具有良好的设计理论基础,以及具备独立或合作执行设计项目的良好专业能力素养。
3.具备较强的设计表现能力,能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相关的表现方法,如:专业手绘、软件操作、板式设计等,为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熟悉产品设计相关的各种材料,并具备相应的材料应用能力。
5.了解产品设计中的过程、程序,具备从事相关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三)对学生的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
1.较好的了解本专业的现状,能够洞察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具备产品造型设计、玩具设计、陶瓷艺术与礼品设计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2.较为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相应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可以独立或配合团队展开产品系统性开发设计工作的能力。
3.通过实际项目的运行、操作,具备良好的设计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4.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完成产品开发的辅助设计及专业设计周边工作,具备较强的行业适应能力和融合能力。
5.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诉求,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6.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学制、学时、学分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时:2488
学分:191.5
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1、公共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能力
类别 |
能力培
养目标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 时 |
各 学 期 学 时 |
考核形式 |
合
计 |
理论
教学 |
实验
实训 |
综合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考试 |
考查 |
认证 |
公
共
能
力 |
价值判断能力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30 |
30 |
|
|
2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 |
16 |
16 |
|
|
|
1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
4 |
68 |
68 |
|
|
|
|
4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 |
34 |
34 |
|
|
|
|
|
2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2 |
(30) |
(30) |
|
|
|
|
|
|
|
|
|
|
|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4 |
(68) |
|
|
(68) |
|
|
|
|
|
|
|
|
|
√ |
|
价值判断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选修)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价值判断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
2 |
(32) |
(32) |
|
|
|
|
|
|
|
|
|
|
|
√ |
|
交流沟通能力 |
大学英语(一)、(二)、(三)、(四) |
16 |
260 |
260 |
|
|
4 |
4 |
4 |
4 |
|
|
|
|
√ |
|
|
中国文化与历史 |
2 |
32 |
32 |
|
|
|
2 |
|
|
|
|
|
|
|
√ |
|
交流沟通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选修)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交流沟通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
2 |
(32) |
(32) |
|
|
|
|
|
|
|
|
|
|
|
√ |
|
身心调适能力 |
大学体育与健康(一)、(二) |
2 |
60 |
|
60 |
|
2 |
2 |
|
|
|
|
|
|
|
√ |
|
健康运动项目训练(一)、(二)、(三) |
3 |
(90) |
|
|
(90) |
|
|
√ |
√ |
√ |
|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 |
2 |
(38) |
(38) |
|
|
|
|
|
|
|
√ |
√ |
√ |
|
√ |
|
军事训练与安全教育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
劳动技能训练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
|
身心调适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选修)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身心调适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
2 |
(32) |
(32) |
|
|
|
|
|
|
|
|
|
|
|
√ |
|
信息处理能力 |
计算机文化基础(艺术) |
2 |
32 |
32 |
|
|
|
2 |
|
|
|
|
|
|
√ |
|
|
计算机操作训练(艺术) |
2 |
32 |
|
32 |
|
|
2 |
|
|
|
|
|
|
√ |
|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艺术) |
2 |
(34) |
(34) |
|
|
|
|
3 |
|
|
|
|
|
√ |
|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训练(艺术) |
2 |
(34) |
|
(34) |
|
|
|
3 |
|
|
|
|
|
√ |
|
|
信息处理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选修)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
2 |
(32) |
(32) |
|
|
|
|
|
|
|
|
|
|
|
√ |
|
小 计 |
64 |
1122 |
702 |
126 |
294 |
8 |
13 |
14 |
6 |
|
|
|
|
|
|
|
注:①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包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德育实践、“科技·读书”节、“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辩论赛、大学生演讲比赛、职业技能拓展训练营、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项目,每个活动项目基本学分为2学分,每个学生应当参与2个项目,获得学分不少于4学分。
②每个学生必须在每一类校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课程共获得不少于8个学分方可达到选修要求,其中必须选修1门公共艺术类课程、1门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和1门自然科学类课程。
③各专业要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相应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其训练课程,该课程原则上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设。
2、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能力
类别 |
能力培
养目标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 时 |
各 学 期 学 时 |
考核形式 |
合计 |
理论
教学 |
实验
实训 |
综合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考试 |
考查 |
认证 |
专
业
能
力 |
造型
表达
|
造型基础 |
7 |
120 |
16 |
104 |
|
12 |
|
|
|
|
|
|
|
|
√ |
|
设计色彩 |
3 |
48 |
8 |
40 |
|
12 |
|
|
|
|
|
|
|
|
√ |
|
专业写生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
形态构成 |
6 |
96 |
36 |
60 |
|
|
12 |
|
|
|
|
|
|
|
√ |
|
陶艺制作 |
2 |
36 |
10 |
26 |
|
|
|
12 |
|
|
|
|
|
|
√ |
|
陶艺制作调研与实践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专业手绘表现技法 |
4 |
72 |
12 |
60 |
|
|
12 |
|
|
|
|
|
|
|
√ |
|
2 |
32 |
|
32 |
|
|
|
2 |
|
|
|
|
|
|
√ |
|
2 |
32 |
|
32 |
|
|
|
|
2 |
|
|
|
|
|
√ |
|
版式设计 |
3 |
48 |
12 |
36 |
|
|
|
|
12 |
|
|
|
|
|
|
|
设计
理论
|
设计学概论 |
2 |
32 |
32 |
|
|
2 |
|
|
|
|
|
|
|
|
√ |
|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 |
2 |
32 |
32 |
|
|
|
|
|
2 |
|
|
|
|
|
√ |
|
产品设计史 |
3 |
48 |
8 |
40 |
|
|
4 |
|
|
|
|
|
|
√ |
|
|
人机工程学 |
3 |
48 |
8 |
40 |
|
|
|
4 |
|
|
|
|
|
|
√ |
|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
3 |
48 |
32 |
16 |
|
|
|
|
12 |
|
|
|
|
|
√ |
|
数字
表现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一) |
3 |
48 |
12 |
36 |
|
|
|
12 |
|
|
|
|
|
|
√ |
√ |
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
3 |
48 |
12 |
36 |
|
|
|
|
12 |
|
|
|
|
|
√ |
√ |
材料应用及工程技术
|
材料工艺学 |
3 |
48 |
38 |
10 |
|
|
4 |
|
|
|
|
|
|
√ |
|
|
模型制作 |
4 |
72 |
12 |
60 |
|
|
|
12 |
|
|
|
|
|
|
√ |
|
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 |
3 |
48 |
16 |
32 |
|
|
|
|
12 |
|
|
|
|
|
√ |
|
机械制图 |
3 |
48 |
48 |
|
|
|
4 |
|
|
|
|
|
|
√ |
|
|
设计综合实践 |
专业调研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
毕业实习 |
8 |
(136) |
|
|
(136) |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 |
8 |
(136) |
|
|
(136) |
|
|
|
|
|
|
|
√ |
|
√ |
|
课程设计(一) |
1 |
(17) |
|
|
(17) |
|
|
|
√ |
|
|
|
|
|
√ |
|
课程设计(二) |
1 |
(17) |
|
|
(17) |
|
|
|
|
√ |
|
|
|
|
|
|
|
小 计 |
85 |
1412 |
344 |
660 |
408 |
26 |
36 |
42 |
52 |
|
|
|
|
|
|
|
注:①“专业能力培养模块课程”为产品设计专业普修课程,属专业基础性质必修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设计基础能力,目的是为后期的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做好各项必备的知识及能力储备。
②“造型表达能力”、“ 专业理论基础”、“ 数字表现能力”、“ 材料应用及工程技术能力” 4个模块为于专业基础课程,侧重理论知识、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设计综合实践能力”为专业认知性实践课程,其中除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两门课程需完成“发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后进行外,其他课程需在第5学期前完成,
③学生需完成此模块所有课程的学习并取得全部85学分方可毕业。
3、发展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能力
类别 |
能力培养目标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学 时 |
各 学 期 学 时 |
考核形式 |
合计 |
理论
教学 |
实验
实训 |
综合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考试 |
考查 |
认证 |
专
业
发
展
能
力 |
产品设计与制作 |
卡通造型设计 |
3 |
48 |
12 |
36 |
|
|
|
|
|
12 |
|
|
|
|
√ |
|
产品设计(一) |
4 |
72 |
12 |
60 |
|
|
|
|
|
12 |
|
|
|
|
√ |
|
布绒玩具设计与制作 |
3.5 |
60 |
12 |
48 |
|
|
|
|
|
12 |
|
|
|
|
√ |
√ |
旅游工艺品设计 |
4 |
72 |
12 |
60 |
|
|
|
|
|
|
12 |
|
|
|
√ |
|
产品设计(二) |
3.5 |
60 |
12 |
48 |
|
|
|
|
|
|
12 |
|
|
|
√ |
|
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 |
4 |
72 |
12 |
60 |
|
|
|
|
|
|
12 |
|
|
|
√ |
|
产品开发及设计实践 |
家具设计 |
3 |
48 |
12 |
36 |
|
|
|
|
|
|
|
12 |
|
|
√ |
|
产品专题设计 |
5.5 |
96 |
16 |
80 |
|
|
|
|
|
|
|
12 |
|
|
√ |
|
产品改良设计拓展 |
1 |
(17) |
|
|
(17) |
|
|
|
|
√ |
|
|
|
|
|
√ |
实践性设计拓展(室外作品) |
1 |
(17) |
|
|
(17) |
|
|
|
|
|
√ |
|
|
|
|
|
主题产品创意设计拓展(竞赛) |
2 |
(34) |
|
|
(34) |
|
|
|
|
|
|
√ |
|
|
|
√ |
工艺礼品设计与制作(选修) |
民间工艺赏析 |
2 |
32 |
20 |
12 |
|
|
|
|
2 |
|
|
|
|
|
√ |
|
玩具安全标准与检测 |
2 |
32 |
8 |
24 |
|
|
|
|
|
2 |
|
|
|
|
|
|
装饰画设计与制作 |
2 |
32 |
8 |
24 |
|
|
|
2 |
|
|
|
|
|
|
√ |
|
竹编制工艺设计与实践 |
2 |
32 |
8 |
24 |
|
|
2 |
|
|
|
|
|
|
|
√ |
|
专业技术能力拓展(选修) |
产品创意设计及优秀案例鉴赏 |
2 |
32 |
20 |
12 |
|
|
|
|
2 |
|
|
|
|
|
√ |
|
CAD技术与应用 |
2 |
32 |
8 |
24 |
|
|
|
2 |
|
|
|
|
|
√ |
|
|
陶瓷形态及装饰设计 |
2 |
32 |
32 |
|
|
|
|
|
2 |
|
|
|
|
|
√ |
|
儿童心理学 |
2 |
32 |
20 |
12 |
|
|
|
|
2 |
|
|
|
|
|
√ |
|
小 计 |
42.5 |
724 |
144 |
512 |
68 |
|
|
|
|
36 |
36 |
24 |
|
|
|
|
注:①产品设计专业“专业发展能力”模块指的是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学习后的专业专业技能深课程;
②其中“产品设计与制作能力”“产品开发及设计实践能力”两个子模块为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需修满全部
课程并取得不少于19.5学分, “产品开发及设计实践能力”模块中的设计拓展类课程主要指的是主题
性的实践活动,包含各类主题性专业拓展训练、校企合作项目设计实践、专业领域主题性赛事等,学生 可以自主完成或在专业教师的知道下完成此模块课程的学习,要求取得至少4学分(学生考取专业技能 资格证书、自主参加赛事并获奖等都可取得相应学分);
③“工艺礼品设计与制作”“ 专业技术能力拓展”两个课程模块为产品设计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依据自 己的专业学习需要及兴趣选修其中1个课程模块,并取得至少8学分方可毕业。
五、学时、学分构成表
课程
类别 |
公共能力培养课程 |
专业能力培养课程 |
发展能力培养课程 |
小计 |
理论
教学 |
实验
实训 |
综合
实践 |
小计 |
理论
教学 |
实验
实训 |
综合
实践 |
小计 |
理论
教学 |
实验
实训 |
综合
实践 |
学时数 |
1122 |
702 |
126 |
294 |
1412 |
344 |
660 |
408 |
724 |
144 |
512 |
68 |
学分数 |
64 |
43 |
6 |
15 |
85 |
21 |
40 |
24 |
42.5 |
8 |
30.5 |
4 |
百分比 |
34.44% |
21.55% |
3.87% |
9.02% |
43.34% |
10.56% |
20.26% |
12.52% |
22.22% |
4.42% |
15.72% |
2.09% |
总学时 |
3258 |
课内教学 |
2488 |
理论教学 |
1190 |
实验实训 |
1298 |
综合实践 |
770 |
总学分 |
191.5 |
课内教学 |
148.5 |
理论教学 |
72 |
实验实训 |
76.5 |
综合实践 |
43 |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63.48% |
实验实训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39.85% |
综合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23.63% |
|
|
|
|
|
|
|
|
|
|
|
|
|
|
|
|
|
|
六、四年课程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
课内
教学 |
入学/毕业教育 |
考试 |
课程
设计 |
专业
写生 |
技能实
践及调研 |
专业
考察 |
专业
实习 |
思想政
治理论
课实践 |
劳动 |
军事
理论
与训练 |
毕业
设计 |
机动 |
小计 |
一 |
15 |
0.5 |
1.5 |
|
|
|
|
|
√ |
|
2 |
|
0.5 |
19 |
二 |
16 |
|
1.5 |
|
2 |
|
|
|
√ |
1 |
|
|
0.5 |
20 |
三 |
17 |
|
1.5 |
|
|
2 |
|
|
√ |
1 |
|
|
0.5 |
20 |
四 |
17 |
|
1.5 |
(1) |
|
|
|
|
√ |
|
|
|
1.5 |
20 |
五 |
17 |
|
1.5 |
(1) |
|
|
2 |
|
|
|
|
|
1.5 |
20 |
六 |
17 |
|
1.5 |
|
|
|
|
|
|
|
|
|
1.5 |
20 |
七 |
17 |
|
1.5 |
|
|
|
|
|
|
|
|
|
1.5 |
20 |
八 |
/ |
0.5 |
|
|
|
|
|
8 |
|
|
|
8 |
0.5 |
17 |
合计 |
116 |
1 |
10.5 |
(2) |
(2) |
(2) |
(2) |
8 |
(4) |
2 |
2 |
8 |
4.5 |
156 |
七、修读指导
1.本专业学生四年内须修满191.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能力培养课程64学分(包括普通公共课程41学分,校级选修课程8学分,校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4学分,综合实践类课程11学分);专业能力课程85学分,发展能力课程42.5学分(含系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4学分;系级选修课程8学分)。
2.本专业学生须修完所有公共能力培养课程,取得相应学分。校级选修课程须在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等每一类课程中至少选修1门课程,获得不少于8个学分,其中所有学生须修读2学分的公共艺术类课程、2学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和2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校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须在思想政治、学术科技、社会实践、个性发展、创业就业和文体艺术等六类活动项目参与2个项目,获得学分不少于4学分。
3.本专业学生须修完所有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和三个发展能力培养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其中系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须参与2个项目,获得学分不少于4学分。
4.本专业学生须修满全部综合实践课程,取得相应学分。
八、课程说明
(一)专业能力课程
1.造型基础
本课程以设计概念为先导的造型形式,通过从静物写生到创意表现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素描训练,使学生认识和体验到,形态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及在空间中的构筑关系。掌握设计素描与明暗素描的异同,训练运用线条与透视规律,准确表达形态结构及成型工艺的关系,正确观察和理解物体的结构、材料、工艺等三维空间的构成规律,掌握透视方法及用线条表达物体造型的方法。
2.设计色彩
本来课程旨在系统地认识和研究色彩的基本规律,熟练地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与表现技巧,通过对色彩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色彩的形成、色彩的原理及色彩功能,提高学生色彩素养,培养学生设计艺术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较好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与装饰色彩写生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3.专业写生
本课程是造型基础与设计色彩知识学习的深化和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系统地认识和研究造型、色彩的基本规律,熟练地掌握快速表达的基本形态法则与表现技巧,全面提升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实践能力、概括表达及审美能力。为后期形态构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表现功底,同时通过外出写生的机会也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积累、积淀相关的素材储备。
4. 形态构成
本课程主要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组成,是专业表现技法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平面的语言形式、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以及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等相关学科理论,是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使学生在平面形态、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构成原理和方法方面得到较系统的了解和训练,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连接方式、设计制作各种形态的色彩、肌理、质感,培养学生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学习各种线材、面材、块材的材料特性与构造,加工的方法与技巧,掌握立体造型最基本的原理,掌握怎样处理形式美的法则去处理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构成方法,研究构成美学,建立理性思维方法与现代审美思想。为以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5. 陶艺制作
陶艺制作课程研究的是造型语言,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技法两个部分。其中理论知识点包括陶瓷工艺礼品设计与制作的概念,现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陶瓷作为工艺礼品的想象思维和审美特征;实践技法部分则包括以单元主题项目为形式的陶瓷工艺礼品制作基本技法讲解和深入课程等。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现代陶艺的发展概况及前景,掌握现代陶艺的创作思维方法、成型制作方法及粘土技法,具备较强的创作能力及创作水平。
6.专业手绘表现技法
专本课程旨在研究视觉空间的韵律、节奏、质感、运动、重量等规律,利用各种不同的材质、工具、技法表现产品的不同形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铅笔、钢笔、麦克笔、色粉以及彩等工具的表现特点和技法,并初步了解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做到对思维的快速表达。
7.设计学概论
本课程是研究设计学理论及应用的学科。通过对设计学了解,掌握设计学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设计?什么是现代意义的设计观念?怎样才能把握现代设计意识去完成设计? “设计是纯艺术”或“设计是纯技术”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设计师?使学生能够从理论上把握设计的本质, 探讨设计理论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宏观的认知系统,能从较理性的角度把握设计文明的发展变化,并对今后的设计事业奠定理论基础。
8.中国民族民间艺术
本课程旨在了解、分析和研究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需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并能独立展开对某项文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炼设计元素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来,提升产品设计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9.产品设计史
本课程旨在研究工业产品设计理论及应用。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设计发展的历史,产品设计在形成和发展中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相应的设计流派的形成、发展和及其代表的设计思想。多方为加深学生对产品设计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0.人机工程学
本课程旨在研究人、机(对象)、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人体组成的各个尺寸及其测量方法。以及人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人际设计有关的心理生理特征等,用专业的知识来指导学生设计。
11.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本课程旨在研究产品设使用过程中的诸多相关因素,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认识理解产品设计的概念,了解工业产品设计开发实施的一般过程,掌握产品设计一般产品设计的流程及设计的方法。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设计的步骤及表达的方法,并能对人与物及影响产品的诸多要素通过实践加以理解。
12.计算机辅助设计(一)
本课程主要由《Photoshop》、《CorelDraw》构成,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平面软件的基本功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及排版,文字编辑,图形创意及制作程序,完成平面设计、工程制图、效果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及计算机设计手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构成要素富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设计的意图。
13.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使用现状,结合基本的产品结构知识,学习三维建模软件——Rhino,重点掌握Rhino的曲线曲面建模的方法以及材质和场景的布置及渲染方法。
14.材料工艺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材料科学发展的态势和最新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材料的特性、用途以及加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全面的知识基础。
15.模型制作
本课程是对产品设计表达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它能形象生动有效地表达产品设计的意图和产品设计的细部处理。模型制作是将图纸的二维空间变成三维空间,弥补了图纸表现上的局限性,直观的体现设计意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具有正确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并具备选择利用模型制作材料、了解加工制作方法和喷涂工艺的基本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深入从事产品设计实践,有效准确地完成产品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16.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
本课程培旨在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包装设计的基本流程、创作思路和操作方法,重视包装设计的商业性、科学性、艺术性特点,对各种包装设计的技巧进行适度设计层面及审美层面挖掘,掌握包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建立起“产品——包装设计”的基本意识和观念。
17.机械制图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培养以图形为基础的形象思维能力。能绘制专业的产品图样如:三视图、产品结构分析图等,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制图基础。
18.专业调研
本课程旨在通过专业教师的引领,深入市场、公司和相关企业进行专业方向性质的调查研究,通过观摩、体验、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模式、发展前景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并以此指导自己后一阶段的专业学习。
(二)专业发展能力课程
1.产品形态语意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的立体化到立体形态的创造,形态的组合与过渡到形态的演变的学习及设计训练,逐步让学生掌握产品形态设计中相关的技术结构知识,掌握形态与功能、材料、构造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综合性产品化形态的设计和最终结合众多设计要素的产品设计,了解产品形态的功能作用、产品形态的审美价值和产品形态的语义。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平衡协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设计专业课打下基础。
2.产品设计(一)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正确理解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实际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产品造型的形态与分类,及不同的设计表现形式,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产品的造型改良设计,以便在以后的产品设计实践中能充分运用产品造型设计的手法,设计出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产品。要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从市场调查入手进行产品的改良性设计,并且对原有产品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同时,将设计付诸实施。
3.产品设计(二)
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产品设计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案例分析、设计开发实践等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可巩固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进行设计课题的同时完成对产品设计基本原理、方法及要素的总结,为今后的专业学习、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卡通画造型设计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到卡通画造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卡通画发展的历史过程、风格类别、造型特点,掌握卡通画造型的基本技法,特别是其背后的文化属性,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造型能力基础。
5.玩具服饰设计与制作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服装、服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演变脉络,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造型特点设计技巧,特别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玩具服饰设计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以及不同的服装加工工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玩具服饰设计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服饰造型的设计能力,拓展他们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对玩具服饰造型的审美情趣,以期对他们的专业有所帮助。
6.布绒玩具设计与制作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布绒玩具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开发或提案设计。从而在知识、生活、感觉、创造和开发等作为设计师必备的条件方面得以全面提高,为走向社会、开发设计新布绒玩具打下基础。
7.家具设计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使学生掌握家具设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家具设计的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家具造型和结构设计能力。
8.旅游工艺品设计
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熟悉各种工艺品产品的造型特征、文化内涵以及设计、生产的各项流程。使学生了解工艺礼品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增进学生对旅游工艺产品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鉴赏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9.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
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玩具设计专业方向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课程,其主要学习内容为木制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作为玩具中的一大类,它是玩具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木制玩具设计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通过学习此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设计能力,提供从事木制玩具设计工作所需的技能和方法。
10.产品专题设计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产品设计的造型技法,并按课程的要求进行相关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造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设计效果图、结构图、模型制作等等),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制作能力。为学生作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熟悉产品概念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步骤与方法,熟练掌握产品概念设计和系统设计的造型技法,进行相关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11.民间工艺赏析
本课程旨在通过大量优秀的民间工艺作品的欣赏,加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的了解,提升学生对民间工艺作品的鉴赏能力。
12.陶瓷形态及装饰设计
本课程旨在研究陶瓷设计的形态创新手法、和创新制作工艺以及如何合理的对陶瓷产品进行艺术化的装饰表达,使陶瓷设计作品内外兼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设计审美意识和装饰设计方法研究上均有所提升。
13.装饰画设计与制作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装饰画设计与制作基本的设计程序和工艺手段,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的融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借助经验心理、想象联想等方法,启迪构思,丰富造型手段,形成创造性设计思维。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和应用实践能力,为专业设计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径。
14.竹编制工艺设计与实践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传统的竹木制作工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自主运用所学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并充分的发挥设计才能,对竹木工艺品进行改良性设计。
15.儿童心理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二是以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为体系,分别从一般特征、生理特征发展、动作或活动发展、言语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系统掌握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
16.产品创意设计及优秀案例鉴赏
本课程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来探讨和研究产品设计的各种创新方法、思想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素质和设计能力。
17.CAD技术应用
本课程内容主要为AutoCAD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旨在使学生掌握CAD的制图技巧和方法,并将其灵活地应用于产品造型和玩具设计。
18.玩具安全标准与检测
课程旨在让学生较系统的学习《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了解国际国内的玩具设计法规、技术规范及基本的检测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合理的引用于玩具设计当中去,设计出有创意又安全的优秀作品。 |